贴片电容介质强度表征的是介质材料承受高强度电场作用而不被电击穿的能力,通常用伏特/密尔(V/mil)或伏特/厘米(V/cm)表示. 当外电场强度达到某一临界值时,材料晶体点阵中的电子克服电荷恢复力的束缚并出现场致电子发射,产生出足够多的自由电子相互碰撞导致雪崩效应,进而导致突发击穿电流击穿介质,使其失效.除此之外,介质失效还有另一种模式,高压负荷下产生的热量会使介质材料的电阻率降低到某一程度,如果在这个程度上延续足够长的时间,将会在介质薄弱的部位上产生漏电流.这种模式与温度密切相关,介质强度随温度提高而下降. 任何绝缘体的本征介质强度都会因为材料微结构中物理缺陷的存在而出现下降,而且和绝缘电阻一样,介质强度也与几何尺寸密切相关.由于材料体积增大会导致缺陷随机出现的概率增大,因此介质强度反比于介质层厚度.类似地,介质强度反比于片式电容器内部电层数和其物理尺寸.基於以上考虑,进行片式电容器留边量设计时需要确保在使用过程中和在进行耐压测试(一般为其工作电压的2.5倍)时,不发生击穿失效. 介质强度 正确选择一颗贴片电容时,除了要提供其规格尺寸及容量大小外,还必须特别注意到电路对这颗片式电容的温度系数、额定电压等参数的要求。贴片电容标准命名方法及定义:贴片电容的命名,国内和国外的产家有一此区别但所包含的参数是一样的。 贴片钽电容分为A B C D V P六种大小寿命都是一样的,如各大企业按照国家标准和相关技术条件规定的使用条件下90%的产品能地运行20~30年之久,但实际情况是,同样的电容器由于实际的使用条件不同,其实际的使用寿命相差巨大,为此有必要对此作一些分析。 贴片钽电容寿命与工作环境温度有关,没看规格都有规定产品工作温度范围,出范围就会大大的影响寿命,例如:"-40/A",这就表示产品接受环境温度是-40℃。出-40℃寿命减的巨快。寿命影响还与连续工作时间有关,例如此款产品环境温度为:lh平均温度为60℃,24h平均温度为40℃,年平均温度为30℃。 这是因为在低温下,电容器内部浸渍剂的粘度增大,内部电压降低,电容器耐电能力下降。在低于其允许低温度的温度下投入运行,很可能会在电容器内部引发局部放电,从而加速其电老化而降低电容器的实际使用寿命。而另一方面,如果电容器长期在其高允许的温度下运行,又会加速电容器的热老化。因而一方面要选用其温度类别与实际的运行环境温度相适应的电容器,另一方面在电容器的安装使用中要特别注意电容器在实际使用工况下的通风、散热和辐射问题,使电容器在运行中所产生的热量能及时散发出去,千方百计在高温条件下降低电容器内部的介质温度,以达到延长电容器实际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信很多人被一个问题困扰着,那就是贴片电容容量不好识别,特别是个人使用有时候想换个电容都不知道要怎么换,为何贴片电容上面没有印字识别呢?贴片电容不同于电阻,电容材质是陶瓷产品,在生产中无法丝印字体上去,一般标识都贴在封装上面,所以大家在购买时要看好盘装上的标签。如果您不懂贴片电容转换法可参考我司另一篇新闻:贴片电容单位换算法 如果您需要替换电路中的电容却不知道它的容量,那只能使用万用表或者电桥测试出它的容量了。如果您不会测试可参数我司电容测试法新闻。或者来电咨询我们也可。